首页
西夏区:让文明之花开在百姓身边
来源:银川日报

  近年来,西夏区坚持守正创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持续推动西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据了解,截至目前,西夏区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文明实践所、82个文明实践站及55个文明实践点。

  群众在哪里 文明实践阵地就建到哪里

  “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乐趣,收获一份怡然自得的心情。这也是我一有空就来的原因。”西夏区景润小区居民王美芳说道。王美芳所说的这个地方,就是坐落于解放公园的西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区唯一一个建在公园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王美芳的叙述里,白天无论哪个时间段来西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都会遇到在此活动的人,跳舞的、唱歌的、走秀的。倘若不想活动,还可以到城市书房看看书。不仅如此,这里风景优美,既有灵动的水,还有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及充满趣味的小径,即便只是在这里散散步,也会收获好心情。据了解,西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占地2000多平方米,包含西夏区城市书房、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志愿者服务驿站等,惠及周边3万多人。

  据西夏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郝春花介绍,西夏区以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整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道德讲堂、“扫黄打非”工作站、农家书屋、村史馆、科普中国e站、乡村大舞台等平台设施,提高综合使用效益。与此同时,对中心、所、站分批次提档升级,打造了西花园街道“传习之声”系列、同安“邻里中心”等,并将富宁村闲置多年空地改造成村民文化广场,增设文明实践大舞台,添置休闲桌椅及健身器材,使之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主阵地、举办文化活动的主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西夏区整合人才资源,积极挖掘社区资源,把文化能人请进来,把社区文化带出去。前段时间,冰墩墩“一墩难求”的时候,物华兴洲苑退休居民卢美丽拿起剪刀,剪出不少冰墩墩剪纸送给邻里亲朋和社区,收获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卢美丽的剪纸手艺是从兴洲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来的,如今剪纸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为她退休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从2019年起,兴洲苑社区引入非遗传人吕娜娜剪纸技艺,把非遗剪纸学堂开在了社区,举办了50多期剪纸活动,共有300多名居民参与其中。据兴洲苑社区党委书记杨霞介绍,今年,该社区又将葫芦烙画、编织引入社区,进一步丰富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活动。

  群众需要什么 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

  上周五,志愿者刘娇桧在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盈北社区举办了一场心理讲座,这对最近工作繁忙、压力重重的盈北社区党委书记王红霞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老师通过专业的方法让我们对自己的心理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教会了我们诸如‘蝴蝶抱’等自我减压的方法。”王红霞说道。前几天,志愿者们的到来,帮助盈北社区快速化解了一场矛盾纠纷。原来,辖区一家物业公司没有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这名员工被辞退后,双方因此事产生了矛盾纠纷。盈北社区找来法律方面的志愿者,对双方进行调解,最终物业公司给员工补缴了养老保险,并支付了赔偿金。

  群众需要什么,西夏区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据了解,西夏区组建了由政府区长担任总队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担任副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按照“综合+专业”的模式,组建10支专业队伍,服务项目涵盖了科技卫生、法律政策、农业发展等内容。同时引导社会志愿服务组织、道德模范、农村致富带头人、非遗传人、草根讲师等群体,成立了322支志愿服务分队,常态化开展致富帮扶、乡风文明、道德模范宣讲,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让身边的事影响身边的人。不仅如此,西夏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软件平台,完善登记注册、审核管理等运行机制,推行闭环式服务,建立形成“百姓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互贯通的闭环志愿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平台注册用户2.1万多人,发布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多次。

  精细化是西夏区志愿者服务的一大特色。“我们每季度开展一次志愿服务项目路演大赛,‘兰衫’反诈、‘680爱心联盟’,集结号公益联盟‘益+’服务项目、‘同安邻里中心’‘老王说和室’等一批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的志愿服务项目脱颖而出。”郝春花介绍,在精细化管理志愿服务的同时,西夏区还对辖区居民开展精细化志愿服务,针对上班族通过错时上班、延时下班、预约服务等方式,开展“私人定制”服务;针对辖区老弱病残等特困群体,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式服务。如玫瑰苑社区“680爱心联盟”,8年来持续为辖区20名独居老人、残疾老人及67名高龄老人提供爱心敲门、外出陪伴、精神慰藉、生活帮扶等一对一、面对面服务。

  (记者 李阳阳 侯涛)

 

责任编辑:倪金凤     编辑:倪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