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丰收节里“丰”味十足
来源:新消息报

外国友人也来打卡丰收节。记者 王若英 摄

丰收啦。记者 陈秀梅 摄

好大的南瓜。记者 陈秀梅 摄

  颗粒饱满的玉米、硕大的南瓜、刚刚成熟的灵武长枣,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记者 黄英 摄

  9月23日,银川市在贺兰县常信乡的稻渔空间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上万农民和嘉宾参与盛会。永宁县、灵武市等地也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今年,银川气候正常,夏粮喜获丰收,秋粮丰产在即,二十连丰已成定局。

  大锅宴和长桌宴摆起来

  “麻烦给我来点花生和毛豆”“我想要花卷和小油饼”“我想要虾和牛肉”……对于吃货们来说,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现场一口直径4米的大锅了,只见大锅上面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十个格子里堆满了煮熟的土豆、南瓜、玉米、花生、毛豆等特色杂粮以及大厨们提前卤好的牛腱子、清蒸稻田蟹、水煮大虾等美食。大锅附近,则有序排着4支队伍,游客们只需排上五六分钟,便能免费领取到一份美食,感受丰收节热烈的氛围。

  与大锅相邻的丰收长桌宴上,红烧黄河鲤鱼、清炖羊肉等20道颇具宁夏特色的大菜被一一摆上桌,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

  为让嘉宾和游客感受丰收节热烈的氛围,吸引城乡游客品尝特色、地道的乡村美食,传递丰收节日的喜悦,主办方专门聘请本地知名饭店的大厨操刀,提前一天开始准备食材,该煮的煮,该卤的卤,并现场烹饪黄河大鲤鱼、枸杞宴等美食,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乐享丰收的喜悦。

  螃蟹争霸赛格外吸睛

  当天举行的蟹王和蟹后争霸赛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来自全区各地的15家河蟹养殖户参加争霸。按照比赛规则,每家参赛单位分别选出公、母蟹一只。9时许,河蟹养殖户们就带着自己的“宝贝”来到现场,由水产专家根据参赛“选手”的外观体色、肥满程度综合考评打分,并现场称重。11时许,在一片欢呼声中,体重分别达到424g和296g的“蟹王”“蟹后”出炉。而他们的“主人”也分别获得相应奖励——一辆价值6000元的电动三轮车,另外,现场还为养殖户们颁发了一二三等奖及特别贡献奖。

  “1块”“50”“100”“188”……在随后的拍卖环节中,观众们的热情被点燃,最终,“蟹王”“蟹后”分别被拍出388元和300元的高价。

  “蟹王”“蟹后”到底咋养成的?“蟹王”的养殖户刘明伟已经是第三次参赛了,第一次拿了三等奖,第二次拿下了“蟹后”的称号,这次拿下了“蟹王”。“非常开心,感觉辛苦付出没有白费。”刘明伟说,“河蟹的养殖期在210天左右,一般的公蟹也就四两多,这次获奖的‘蟹王’是从3月10号开始投苗的,不管是选择蟹苗,还是池塘环境、投喂管理,每个细节都得用心对待,螃蟹才能吃得好长得大。”

  “我的秘诀就是给螃蟹住‘别墅’”,“蟹后”的养殖户高文军笑称,“蟹后”生活的池塘,螃蟹密度比较低,一亩池塘才投了200来只,所以它的“居住”空间比一般的螃蟹要舒适,再辅以精细的池塘管理、投喂,能拿下“蟹后”一点也不意外。

  丰收集市上来了外国友人

  细雨朦朦,稻渔空间的长廊里可谓川流不息。来自兴庆区、灵武市、西夏区、贺兰县等地的农民纷纷炫耀自家的物产,枸杞醋、大螃蟹、奶白菜等煞是抢眼。人海中,随处可见黑皮肤的非洲人和白皮肤的中东人,他们来自非洲和中东的10个国家,是中国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农业参观团。

  宁夏蔬菜协会带来了奶白菜、菜心和小西红柿等农产品。装在塑料袋中的菜心不起眼,却是北上广人的最爱,宁夏每年能外销五六万吨。

  来自西夏区的徐氏家庭醋最攒劲,“走过路过,不喝白不喝。”小徐面前,摆着枸杞醋、苹果醋、玫瑰醋。免费品尝的噱头吸引了不少游客。徐氏酿醋属于当地的非遗,爷孙三代传承。

  全国十佳农民也来凑热闹

  当天的活动中还有两位农民中的名人——赵建文和蒋洪波,分别于2018年、2021年获得“全国十佳农民”称号。

  赵建文就是稻渔空间的创始人。如今,这个把水稻种出“花样”的生态旅游园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蒋洪波完成从商人到农民的角色转变是在2010年。在国家各项惠农利农政策的感召下,蒋洪波组建了当地唯一一家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主的合作社。

  “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民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可如今,农民所从事的工作与传统农民早已大不相同,能获得这样的荣誉,以优秀农民的身份参加丰收节,我觉得非常自豪。”蒋洪波说,作为宁夏优秀农民代表,他连续两年参加了丰收节,感觉农民们的精神面貌一年比一年好,腰杆子越来越直。

  “我作为全国十佳农民,将带领公司全体员工,以绿色生态、创新发展为理念,持续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赵建文说。(记者 闵良 王若英)

 

责任编辑:杨丽     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