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泰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里,两份跨越时空的订单讲述着两粒种子的全球旅程:15年前培育的番茄种子在东南亚扎根结果;8月6日,刚签下订单的10公斤辣椒种子即将启程赶赴黎巴嫩,在600亩土地上唤醒生机。
从黄河岸边到世界舞台,宁夏“金种子”正以坚韧的生命力,书写着“好物闯世界”的生动篇章。
从试种到信赖,宁夏种子征服世界味蕾
北美最大农业展上的相遇,至今让宁夏泰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代“掌门人”裴夏祥记忆犹新。当地贸易商费南多拦住他们,脸涨得通红,用零碎英语执拗地追问“是不是中国种子”。为了弄清楚品种特性,他连夜从美国叫来合作伙伴,驱车4个小时带团队去基地,在田埂上蹲了一下午,仔细研究长势:“抗病性如何?沙漠土壤里能长出来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3公斤“沙子番茄”种子被费南多带回墨西哥。半年后,他出现在泰金种业的宁夏展示基地,每天遨游在品种的“海洋”中寻找新的可能性,笔记本上记满200多个品种特性,连午饭都顾不上吃,用聊天软件给团队拍着不同品种的视频:“这个品种味道真好,我们能开辟一条新的赛道。”
信任在田埂间生长。从2023年11月的3公斤试种,到2024年秋的首批订单,再到2025年累计采购60公斤,费南多递来的订单越来越大。
“60公斤能种6000亩地。”宁夏番茄种子在沙漠亩产比当地高两成,电话里的费南多忍不住喊:“中国种子,奇迹!”他发来的照片里,番茄挂满枝头,配文是翻译软件译出的中文:“味道像宁夏的阳光,甜!”
如今,费南多已定下明年的300公斤订单,计划种植3万亩番茄,“要建全产业链,用你们的品种丰富墨西哥人的餐桌”。而黎巴嫩客户埃利,初见泰金种业的辣椒种子便兴奋地在田埂上吹口哨:“从没见过肉这么厚的辣椒,像黄瓜一样脆。”10公斤辣椒种子即将撒进600亩试验田,明年春天迎来第一缕晨光。
两代人接力,让宁夏种子扎根全球
“我父亲那代人让种子走出国门,我们这代人要让它扎得更深。”裴夏祥的指尖划过世界地图上的红点,美国、法国、摩洛哥、韩国、西班牙……这些散落在五大洲的标记,是泰金种业用20余年耕耘写下的坐标。
2000年初,父亲裴卓强在田间育种的身影在裴夏祥的记忆中至今清晰:烈日下晒脱的皮肤,红得发亮的脸庞……那时的裴夏祥,总在清晨与深夜的间隙,从门口挪动的鞋子感知父亲的归来。2018年,裴夏祥放弃海外工作回到宁夏,从田间管理做起。“看着4月播下的种子,5月破土,几天就蹿高,像看孩子长大,这种成就感无可替代。”
泰金种业的8500亩核心育种基地里,藏着“金种子”的品质密码。干燥气候赋予种子饱满颗粒,发芽率远超南方基地。“纯度靠管理,发芽率靠天,但宁夏的天,格外眷顾用心人。”裴夏祥说,从3月育苗到10月收获,每粒种子要历经各月淬炼,“苗长得参差不齐,客户就觉得有问题”——这份对“颜值”与品质的双重苛求,让公司七大类种子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部分市场占有率高达50%。
从黄河畔的试验田到全球27国的耕地,泰金种业的“金种子”正以惊人的力量生长。“公司投资1.2亿元打造宁夏核心基地,在海南、河南及海外布局2万余亩育种、生产、试验网络,蔬菜种子出口量占宁夏95%以上,全国3.5%左右。”裴夏祥说。
“不想做最出名的品牌,想成为知名品牌的‘源头’。”裴夏祥望着墙上的世界地图,墨西哥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标注着“下一站,智利展会”。
一粒来自宁夏的种子,正带着黄河的滋养与塞上的阳光,在全球土地上扎根、开花、结果,让“宁夏好物”的印记,深深刻在世界农业的版图上。(宁夏日报调研组成员:马钦麟 马照刚 姬禹 贺培鑫 马赛尔)
责任编辑:王小梅 编辑: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