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退休后的“朋友圈”不该越来越小
来源:宁夏新闻网

  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许多人在退休后感叹,见到的熟人越来越少了:过去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现在则难得一见;过去经常联系的,现在也很少联系;走到街头、来到公共场所,更难得见到几个相识的;回到原来的工作单位,看到的多是陌生的面孔,认识的同事已没有几个……所有这一切,都昭示着一个现实:离开了职场,自己也慢慢退出了社交场合。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代诗人刘禹锡有感而发的这两句诗,会引起很多老人的共鸣,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禁悲从心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随着年龄增长,熟人越来越少在所难免。每年的职场都有老人从岗位上退下来,新人很快补充进去,不消几年,大量新人就取代了老人,这是许多老人回到原单位处处都感到陌生的原因。当然,见到熟人越来越少的原因还有很多:有些人退休后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有些人深居浅出,与世隔绝;有些人被疾病拖累,身心疲惫、自顾不暇……与外界的接触少了,所以以前熟悉的朋友也渐渐陌生。

网络图片

  老人该为此而伤感吗?

  对在职离职、对人情冷暖、甚至对生离死别,老人应该抱有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完全不必为认识的人越来越少而伤感、惆怅。自然规律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但能做的是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尽可能为“所为”“所学”“所乐”创造更多的机会,积极地参与其中,这就可以改变自己离群索居的状态,进而结识更多的朋友,让更多的“生人”变成“熟人”。人不能脱离社会,对于一个有一定知识、一定技能、一定爱好且身体健康的老人来说,多做有益于身心、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事,也可以让自己更加充实。

  如何让退休老人摆脱孤独和寂寞,这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家庭和社会问题。一方面,家庭成员、子女也要多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呵护,更快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另一方面,相关社会组织部门要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各类社会活动,吸纳老年人参加,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社会的温暖。

  退休人员有没有积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那可大不一样,没有这样的态度,就可能活得浑浑噩噩、活得悲悲戚戚、活得寂寞无聊;有这样的态度,就可以活得安闲自在、活得飘逸洒脱、活得开心快乐、活得充满意义。(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庄电一)

 

责任编辑:王小梅     编辑: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