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跟着我,过马路注意安全。”2月28日清晨,天还没亮透,银川市公安局交警分局金凤区二大队副队长王辉在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南门附近的路口,护送学生安全进入校园。
校门口的道路上,非机动车道,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及来往行人各行其“道”,有序通行。“这所学校地处居民区‘腹地’,校门口道路是很多居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如果不进行明确引导,极易出现拥堵。”王辉一边说着,一边劝导一辆停放在校门口非机动车道上的三轮电动摩托车尽快驶离。
据了解,湖畔嘉苑居民区从2006年开始分4期建设,目前常住居民达2万余人。小区配套建有1所小学、3所幼儿园及1所中学,其中,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目前在校学生3300余人,南门口位于福瑞巷,早晚高峰通行压力较大。因居民车辆保有量持续增加,地上车位配比不足、地下停车资源闲置,校园周边一度乱象频发,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突出。
“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合理利用铁路周边空地,新增地上停车泊位522个,目前小区总车位数已达7520个,基本可以满足附近居民停车需求。”王辉介绍,此前,这一路段由于路口导向车道渠化不合理、缺乏相应的交通管理机制等原因,部分家长只图自己抄近路,随意掉头、不按导向车道行驶,电动自行车穿行其间,致使上放学时段学校门前道路拥堵不堪。银川交警对此重新进行了交通组织规划,设置泊位、安装护栏、设立严管街道,安装信号灯,同时设置27处违停抓拍设备,对违停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切实提高该路段通行能力。为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街道社区、开发商、小区等主动配合交管部门合理施划停车泊位,物业公司采用“租售并举”并适当降低收费标准,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
一子落,满盘活。学校、学生家长、社区等社会各界也纷纷加入“治堵”队伍,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周边交通状况越来越好。“以前,福瑞巷里除了送学车辆,还有我们这些通勤车辆。当上学时段碰到上班早高峰,真是让人着急。”附近居民常先生说,经过治理后,如今再也不用担心堵车问题了。
“经过协商,学校在上下学期间开放2个校门,学生们可根据回家方向选择东门或南门离校,也达到了有效分流的目的。”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副校长马俊山介绍,学校拿出经费在校门口附近安装了一整排石墩,防止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乱窜”,对学生出行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学校与市场监管、黄河东路街道办事处、公安交管等部门成立“教联体”,共同维护在校师生出行安全。(记者 陈思 王雨婷)
责任编辑:王小梅 编辑: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