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高考|各地各部门统筹谋划 周密部署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仲夏时节,高考又至。今年宁夏参加普通高考考生超过7.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从严规范管理,全力保障考试安全;优化考生服务,全力保障温馨高考;强化宣传引导,全力营造良好氛围……宁夏有关部门和各地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温馨高考”。

  高考突发情况应对策略

  6月5日,宁夏教育考试院对高考考生在高考时突发情况提出应对策略。

  考生忘记携带或遗失身份证,可进行人脸识别系统验证以及准考证、考场对照表比对,通过后可先参加考试,考点工作人员登记考生的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并对考生进行拍照留存,但考生须书面承诺,在下场考试前将有效的身份证明(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派出所出具的带考生照片并加盖印章的临时身份证明)送到考点考务办公室,否则所参加的考试成绩无效。考点将此类考生信息汇总后反馈至教育考试中心进行补办。

  考生尽量不要自己离开考点回去取证件,以免耽误时间无法进场。

  考生发生晕场、疾病等情况,监考人员报告考点主考。不能继续考试的,允许其退场治疗。如果未到规定离场时间,则实行隔离治疗,所误时间不补。

  考生条形码损坏,考生应报告监考员,由监考员在考场记录单做好记载,并认真核对考生填写的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信息。(记者 高菲)

  银川做好高考医疗保障

  高考期间,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在全市14个考点配备医务人员、急救箱和急救药品,选派38名医务人员、协调14辆救护车进行现场医疗保障。同时,安排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永宁县人民医院、贺兰县人民医院、灵武市人民医院等作为定点救治医院。

  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局负责人介绍,高考前安排疾控部门对辖区考点开展传染病疫情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导。考试期间,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将安排各考区临近急救分站做好救护人员及急救车辆备勤工作,保证考生、考务工作人员突发疾病和意外事故时,第一时间得到急救、治疗和转运。此外,6家定点救治医院提前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值班医务人员,全力做好高考医疗保障工作。(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霞霞)

  教育部门:守护公平保障安全

  高考是千万学子人生新征程的起点,而公平公正和安全则是高考的生命线。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宁夏教育厅对做好今年高考安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切实压实各地各部门主体责任,指导各地全面梳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改进完善相关措施,守牢考试安全底线。

  试卷印制、运送保管、分发监考、阅卷评卷……各地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用慎终如始的态度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防范考场舞弊情况,保障高考公平公正。

  在确保试卷安全方面,宁夏考试机构坚持人防、技防和物防“三防”结合,加强试卷流转与保管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全天候无缝连接。在技防上,押卷车辆安装轨迹跟踪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定位装置直接联通宁夏教育考试院。全区试卷保密室全部建成智能巡查系统,保密值班室监控系统、报警系统、视频转发与存储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智能门禁系统一应俱全。

  强化入场安检。宁夏加强考生进入考点、考场的安全检查力度,严格实行“2次人工+1次‘智能安检门’”安检模式,实现了“智能安检门”全配备全升级,无线电信号(含5G)屏蔽全覆盖,人脸识别全覆盖,手机不得带入考点全落实,考务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全覆盖、全达标,严防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实施作弊。

  宁夏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切勿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进入考点考场,以免触犯考规考纪;切勿相信售卖高考试题、答案等网上信息,以免上当受骗。高考期间,务必保持警惕,防止不法分子打着各种幌子以谋取钱财为目的,进行考试、招生诈骗活动。请考生及时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www.chsi.com.cn)、高校官网和宁夏教育考试院官网等正规渠道了解考试招生信息。考试成绩、录取结果等可登录宁夏教育考试院官网或通过“我的宁夏”政务App、宁夏教育厅微信公众号查询。考生务必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账号信息,切勿将用户名、密码、志愿提交校验码等信息告知他人。(记者 高菲)

  公安交管:多举措做好高考交通保障

  6月5日,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有关负责人说,高考期间,银川交警专门设立道路交通紧急求助热线0951-6032122,安排警力24小时专门值守,随时接听受理考生及家长在交通方面的紧急求助。对于各类突发警情,通过“交管12123”App【事故视频快处】功能“线上见面”远程完成轻微事故的快速取证、撤离和认定,及时清理现场,尽快恢复交通。

  “连日来,我区各级交管部门加强排查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设立由骑警队员组成的“护考小分队”,加强考场周边主要路口和重点路段的巡逻,为遇有交通拥堵、发生交通事故以及忘带身份证、准考证的考生提供紧急援助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考生安全及时应考。各地提前与教育、应急管理、交通运输、气象、市政等部门对接协调,视情开展联合会商,及早掌握雨情、汛情和险情灾情,实时监测交通运行态势,研判受影响地区、道路以及可能出现影响道路通行的情形,提前发布预警通报。针对高考期间恶劣天气等相关状况,确保思想、组织、预案、力量、物资到位,防患于未然。

  对接送考生的车辆,提前划定停车区域,保证有序停放。对考场数、考生人数较多的考点,执勤人员提前上岗,提前管控,防止交通拥堵发生。在考试期间,各考点门前路段设置“禁止鸣笛、禁止停车、禁止通行”等提示标牌,特别是在6月8日下午英语听力考试期间,要对各考点周边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制,保证考生有一个良好安静的环境。每个考点必须配备应急保障警用车辆,至少确定一辆高考服务警车和一辆警用摩托车,做好考场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遇有交通拥堵或突发情况时,各大队提前制定工作预案,立即组织附近警力疏导,及时清除障碍,保证接送考生的车辆优先通行。(记者 陈思)

  生态环境:强化监督管理保障安静备考应考

  “5月中旬以来,全区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提前行动,多层次、多角度采取措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高考‘绿色护考’行动,着力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监督管理工作,及时为广大考生按下‘静音键’、筑牢‘隔音墙’。”6月4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厅每年联合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绿色护考”行动,形成了良好的“绿色护考”工作机制。

  今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要求各地市生态环境部门提前行动,启动2024年中高考期间“绿色护考”行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点位、重点时段,提前对各考点及周边噪声污染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筛查重点、敏感管控点位并强化监督管理,以保障全区广大考生安静备考应考。

  “我们已经安排专人进驻高考、中考联合指挥部办公,强化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形成噪声污染防治监管合力,高效做好考点周边环境噪声干扰考试等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及时解决群众投诉的噪声扰民问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中高考期间,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重点加强对各类噪声污染场所和活动的有效监管,对重点噪声源开展专项夜查,第一时间制止、纠正和查处违法行为。

  目前,全区各地市生态环境部门等通过公告、通知或媒体平台宣传等方式,发布倡议书、公开信和宣传单,引导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自觉减少产生噪声的活动,为全区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学习和考试环境。“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联动,确保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生产噪声等相关噪声污染源得到有效管控,为全区考生提供安静的备考应考环境。”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 张涛)

  电力:启动一级服务确保考点用电安全可靠

  连日来,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所属供电公司启动一级服务,确保全区各地高考考点用电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对高考涉及的供电线路以及设施设备开展严格巡检。严格落实考场保障“一户一案”。充足准备电力抢修所需的工器具和车辆,联合属地政府建立应急响应工作机制,保证紧急情况下抢修力量快速进入封闭区域,确保各类故障报修“反应快、抢修快、送电快”。

  国网石嘴山供电公司对学校考点内外配电线路设备,通过远程在线监测、红外测温、带电检测、无人机巡检等技术进行“拉网式”检查,尤其在变电站远程智能巡检方面,按照“机巡为主+人巡为辅”模式开展巡视检查,提供全天候的考试服务。同时,确保应对突发情况备用电源能够立即投入运行。

  国网中卫供电公司对高考用电单位涉及的输配电线路以及电力设备进行“拉网式”巡查,特别加强听力考试场所、考场监控系统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情况检查。考试期间,将为各考点配备应急发电车和UPS不间断电源车,并指定专人到各考点值守配电箱、配电房,值班人员不间断巡视,应急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

  国网吴忠供电公司将在考场外设立电力爱心驿站,为考生家长提供矿泉水、折扇、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品。高考期间,12支106人保电队伍全程在岗,42辆保电车、18个发电机全力值守。

  国网固原供电公司组织开展高考保电应急演练。准备好应急物资,为高考重点点位变电设施和线路配置了防汛物资,有效应对高考期间可能出现的雷雨天气。动态梳理高考考点、考试指挥中心等重要保电场所,详细了解高考期间特殊用电需求,将保电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国网宁东供电公司组织力量针对高考涉及的线路、变压器及时排除可能造成电网不稳定的因素。结合近期天气情况,制定周密的线路巡视方案,对参与保电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维修。高考期间,对涉及高考的重点台区设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运行监测。(记者 鲁延宏)

 

责任编辑:王小梅     编辑: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