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第15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近年来,宁夏公安经侦部门主动作为,深化“警监”“警银”“警税”“警保”“警企”等多领域协作,畅通线索移交渠道,刑事行政共同发力,提高了防范打击效能,取得了丰硕成果。2023年以来,全区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8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00余名,挽回经济损失6.2亿元,追赃挽损金额再创新高。
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全力护航金融安全
全区公安经侦部门坚持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管控,创新完善经济金融风险研判预警“经济体检”机制,报送风险研判报告,及时预测预警重大风险隐患;联合行业监管部门,探索运用“照前会商”机制,把好涉金融业务字样市场主体准入关口,严格控制问题企业增量;常态化开展“扫楼清街”行动,持续关注非法集资和传销高发领域问题线索,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拉网式排查等方式,重点查处打着“养老服务”“虚拟货币”“外汇投资”“私募基金”等幌子的非法金融活动,与相关公司逐一签订《守法经营承诺书》,对涉嫌违规的经营主体,由行业监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刑事打击。
2023年以来,累计清理“空壳公司”1.7万余家,核查问题线索1500余条,移交行政监管部门注销营业执照130家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00家公司,刑事立案查处7家公司,做到了“打早打小打苗头”,有效将各类违法犯罪遏制在萌芽状态。通过打早打小和连年整治,以非法集资、传销为代表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发案较同期相比下降12%,发案已连续五年下降,涉案金额、经济损失、涉传警情数、参与群体数均不同程度下降。
依法严打突出经济犯罪 全力维护经济秩序
始终将服务营商环境建设、促进保障高质量发展作为谱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经侦篇章的发力点、突破口。坚持打击主业,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常见多发的经济犯罪,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强力推进专案攻坚和专项打击,立案查处非法集资案件29起,挽回经济损失2.8亿元,破获传销案件79起,抓获传销骨干150余人;加强警税协作,破获涉税案件11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0余人,打掉职业虚开犯罪团伙13个和职业“虚开中介”5个,挽回税款损失5400余万元,有力维护了税收征管秩序。
深入推进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向境外转移赃款专项行动,以聚歼职业化犯罪团伙、斩断非法资金通道和黑灰产业链为目标,加强对可疑、大额资金交易研判分析,破获洗钱案件31起,抓获50余人,涉案金额8200余万元;严打假币犯罪,成功打掉假币犯罪团伙3个,破获出售、购买、运输假币刑事案件4起,串并行政案件4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现场缴获假币20余万元。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面落实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创新实施“亲清塞上”护企安商服务品牌,被国家工商联评为“全国百佳实践案例”,入选全国公安经侦部门护企优商十大典型案(事)例。健全公安、工商联常态化服务企业协作机制,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合作机制》,快侦快破涉企案件410余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9亿元,挂牌督办涉企案件8起,清理涉企“挂案”90余起,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与企业建立55个“云上”联络站,认真听取企业需求和期待,为企业提供咨询190余次,发布预警提示600余次,建议企业把好合同签订关、内部管理关、资金出口关、商业秘密关、合法经营关;深化“百千万”培训计划,分级分类为百家商会企业、千名企业负责人、万名企业财务人员开展普法讲座,普及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的法律常识和防范措施,全面提升企业内防犯罪、外防侵害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针对汽车租赁类合同诈骗案件高发的情况,进行“解剖麻雀式”分析研究,采取以案为例、以案释法的方式,为全区50余家汽车租赁公司开展普法讲座,帮助企业增强防范意识。(宁夏新闻网记者 胡俊 图片由警方提供)
责任编辑:杨丽 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