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务员在首发列车前合影留念。(资料图片)
编者按
银兰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京呼银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北地区连通华北、东北地区的“西部大通道”。2022年12月29日,银兰高铁全线通车,将宁夏带入高铁2.0时代。银兰高铁全长431公里,将银川和兰州两地通行时间缩短至3个小时左右。
高铁缩短了时空距离,让生活便利,让幸福延续。据银川客运段统计,截至2023年12月25日,银兰高铁开行7对列车,运送旅客共计3973284人次,日均1.1万人次。
在银兰高铁通车1周年之际,我们在列车上,寻找银兰线真实动人的故事,感受两座城市之间人相亲、地相近、业相融的手足之情;寻找两座城市之间合作、对接、融合的点滴;寻找铁路一线职工共建、共护、共守这条安全畅通之路、共赢发展之路和民生幸福之路的动人故事。
银兰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以来,不仅打通老百姓的出行路,而且连接了甘宁两省区的经济通道。12月22日,游客在兰州市一家特产专卖店选购中宁枸杞。
被高铁串起的双城生活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12月22日7时40分,段淑媛准时下楼,一辆网约车已停在那里。没有拉杆箱和大包小袋,拎一个手袋,带一套心仪的衣物,向着家的方向出发。
8时30分,她踏上D8941银川至兰州西的列车,车内温暖如春。时间刚好,列车开行出站。
银兰高铁开通一年,段淑媛已两地往返40多趟。
2018年1月,还是公司职员的段淑媛离开家乡兰州,只身前往银川开拓市场。在普速列车上“哐当”了一夜,下车时疲惫不堪。
兰州的公司每周一都要开会,段淑媛每周末都要坐8小时夜车赶回去。
宁夏、甘肃毗邻,银川和兰州主城区之间直线距离342公里。然而,从此城到彼城,是山一程,水一程。
新中国成立前,兰州至宁夏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是皮筏,黄河里航行耗时5天左右,穿过大山峡、红山峡和黑山峡抵达中卫;而两地之间的公路通车里程仅1167公里,且大部分为土路和石子路,主要依靠骡马、骆驼驮运物资;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结束了宁夏没有铁路的历史,成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1959年6月,北京经银川至兰州的61/62次普快开通,每周开行三次,虽然是过路车,但从银川到兰州可以直达了,少了转车的麻烦,也节省了时间。进入新世纪,宁夏需要便捷的运输保障,为宁夏经济打开新局面,续写新篇章。
2019年,段淑媛组建了一个8人团队,在银川、兰州两地成立公司,开始创业。此后,汽车成了她往返两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开车需要全神贯注,四五个小时路程,让人身心俱疲;白天电话频繁,开车容易分心,很危险;夜里行车,实在太困了,在服务区睡2个小时,抵达银川,天也亮了。”
长时间开车,让段淑媛患上了腰疼病。“我时常想,银川到兰州的路咋那么遥远!”
坐飞机,机场离市区较远,为了不延误登机,还要提早出发,来回也要大半天时间。
2021年8月18日,段淑媛看到一条短视频:中兰铁路最新进展来了,中兰客专白银南至兰州新区正式开始铺轨。预计全线2022年通车。视频里“届时,银川至兰州仅需2.5小时!”的字眼让段淑媛在微信朋友圈留下了“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最期盼的事”的感想。2022年12月29日,银兰高铁正式通车!从此以后,段淑媛乘银兰高铁从兰州到银川上班,幸福在两城间你追我赶。
一路上,段淑媛喝茶、玩手机、追剧、闭目养神,和同行的人聊天,欣赏窗外的风景。接打电话,处理工作从容又惬意。
下午1时,段淑媛与爱人相聚在兰州市中心的面馆吃牛大、刮碗子、尝饺子;下午2时30分,她准时出现在高新大厦23层的办公室。
“银兰高铁上座率很高,尤其周末。我最喜欢乘坐下午4点多那趟车,最快。希望银兰高铁速度还能再快些,最好2个小时就能到。”段淑媛憧憬着。
早上从银川出发,中午就能吃到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们先去吃个牛肉面,再参观一下甘肃省博物馆,晚上吃烤肉,然后坐最后那趟列车回来,一天时间刚好。”马彩芸握着闺蜜的手,计划着休息日的行程。
银兰高铁如一条丝带,将甘宁两省区黄河流域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列车一路驰骋,穿过沙漠,串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风光,串起“两座名山驰骏马,一河黄水育丰粮”的图景,串起“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的景象。
“从银兰高铁开通至今年3月底,景区出台了凭银兰高铁票免收门票优惠政策,相比以前的淡季客流,吸引了一部分游客。”中旅(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市场营销中心经理孙守峰告诉记者,西北大环线,是一条穿越青海、甘肃的旅游线路,由于其地貌特征几乎覆盖了整个大西北地域的景观元素,因此被游人冠名为“西北大环线”。银兰高铁开通后,由于出行和时间成本大幅降低,打通了宁夏进入“西北大环线”的障碍。为北上广、华东地区的旅游渠道商设计产品提供了更多思路,丰富了西北游的内涵。同时,也为商务客人和散客提供了更多选择。
银兰高铁实现了游客从银川到兰州游玩当天往返的心愿。
载着满满的爱意一路飞驰
12月22日清晨,银川火车站高铁站台寒雾蒙蒙,银川客运段高铁车队列车长杨鑫玉带领班组,依次步入D8941银川至兰州西的各节车厢。在旅客上车前,她要监督车内的消防安全、卫生安全,以甜美的微笑欢迎旅客登车。
“已经陪伴银兰高铁1年了,一路走来,给了我很多的感动和成长。”银兰高铁开通前,杨鑫玉作为筹备列车长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服务乘客1年后的今天,她已开始带实习列车长。
今年暑运的时候,银兰高铁迎来了春运后的第二个客流高峰,老年旅客和儿童比较多。由于这是一条新开行的线路,沿途老百姓第一次乘坐,对列车上的设备设施和环境不够了解,杨鑫玉带领班组会做详细介绍,进行安全宣传。
“4月的一天,我们接到12306客服打来的电话,说一位旅客把戒指落在车上了,请帮助寻找。后来,列车员在他所在的车厢和座位处寻找,最后在前面座位的背斗里找到了。当我们把戒指送到旅客手里时,他对我说,戒指不值钱,但这是我的求婚戒指。”杨鑫玉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小事,但对乘客来说却是大事。
银兰高铁不止迎送旅客,还有温暖和善意。
工作人员对香山隧道进行检查。
高铁线上的桥隧“啄木鸟”
“高空作业一定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作为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卫工务段中卫南高铁路桥车间副主任,班前教育是王孟轩每日上工前的必修课。
中卫南高铁路桥车间承担着银兰高铁中卫南至白银南区间共有61座桥梁,58.99公里路基和15座隧道的日常检修任务。叮嘱完,王孟轩便和工友们携带工具,从检查梯爬上狭窄的桥梁。拿着检查锤自下而上一寸一寸地敲击,观察桥梁墩体是否完好,就像“啄木鸟”。
工作人员在香山隧道进口大桥上检查桥梁支座。
高铁桥梁支座连接着钢梁主体和桥墩,承受着桥梁垂直方向的压力,起着支点的作用,是整座大桥的“关节”,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误差,都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我们的日常检查,不仅要做到一米不落,逐条检查,而且无论病害的问题大小,我们都要逐一制定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整治,确保日常检查毫无遗漏。”王孟轩说。
为守护铁路运输安全稳定,桥隧“啄木鸟”们始终秉承以桥养线的工作理念,跋山涉水、精益求精,用汗水与智慧,把控着每一寸桥隧涵及路基的质量安全。
守护黄河大桥的“蜘蛛侠”
12月27日零时04分,月亮映照在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上分外皎洁,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供电段吴忠高铁供电车间银川高铁接触网运行工区的小伙子们,伴着清冷的月光,开始在黄河大桥上进行检修作业。
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全长13.814公里,其中主桥长1200米,全桥共11处连续梁,被称为“银吴咽喉”。银兰高铁跨越黄河大桥,大桥上银光闪闪的接触网供电线路,负责为来往高铁列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检修银川东至河东机场区间的接触网悬挂、支撑装置及附加设备”,站在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下,远远地就看到离地40多米高的作业车平台上,隐约跳动着带着头灯的身影,他们调整吊弦、检查定位……灵活敏捷得就像“蜘蛛侠”。今年34岁的任欢,是这些“蜘蛛侠”的头儿。在夜间高铁列车停止运行后,任欢带领工友们利用零时30分至4时30分的“天窗”时间检修维护接触网设备。
“网”上一分钟,“网”下十年功,长年累月的工作中,“蜘蛛侠”们早已练就一身高空检修的绝技。任欢犹记第一次在黄河大桥上作业时,听着轰隆隆的流水声,看着奔腾的黄河,感觉脚下无根。前辈的叮嘱回荡耳边,“不要看下面,越看越害怕。”“再加把劲儿,兄弟们!”任欢搓了搓手,带领大家继续检修。
跨越427公里的烤土豆片
“因为银兰高铁的开通,我接受了异地恋。”女孩独自坐在列车车厢后排,看着窗外。她要在甘肃秦王川站下车,与恋人相会。
高天雯是在银川工作的白银人。以前,她每次回家只能乘坐夜里的火车。如果赶不上火车就要去赶大巴。每月3天假,赶路就得一天。“父母一直在撮合我们,可是他在兰州上班,我拒绝异地恋。”
是高铁,将两颗犹豫的心连在一起。
“今年10月的一天,我乘车回家。他听说后,请假赶到秦王川站。我们见了第一面。”高天雯回忆起当天的情景:他捧着鲜花,戴着口罩,身材是我喜欢的微胖型。
“高铁通了之后,我们见面很方便。”
12月18日,银川第一场雪,高天雯收到一份跨越427公里的烤土豆片。
“有一次我就随口说了句想吃甘肃的烤土豆片。他把这事儿记下了。那天他乘晚上那趟列车赶到银川,已经11点多了,我就问他大半夜你买土豆片干嘛,他说你上次不是说想吃嘛!”
银兰高铁三次跨越黄河、穿越香山。高天雯和恋人之间可谓“所爱隔山河”,但是因为有了银兰高铁,“山河皆平”。
(记者 裴云云 王婧雅 文/图)
高铁“缩短”了回家的路程。
责任编辑:杨丽 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