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宁夏】
驻足黄河岸边看夕阳西下,远处的贺兰山薄云缭绕,呼啸而过的高铁列车,数千只候鸟从银河村万亩湿地上空掠过,秋水共长天一色,不禁让人陶醉……
近年来,宁夏着力绘就多种多样“曼妙精灵”的生动画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在这片元气满满的大地上演着,美丽宁夏正在谱写绿色生态的活力新篇章。
王晓龙 摄
从治污、减排、理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速整改,到护水、丰草、清湖,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一系列务实有效措施的出台实施,让塞上江南既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也为“沿黄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种类多样的生物俨然已成为绿水青山的直接见证者,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也进一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
作为一种生态指示物种,鸟类是最为公平的“环境评价师”。环境倍棒,自然优雅,定能吸引更多鸟类竞相“来访”。
千里奔徙,鹤翔长空自悠然。冬去春来,生命的繁育与延续如约而至。作为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补给点”,宁夏“香喷喷”的滩涂湿地,吸引了众多候鸟在此越冬。
你看,在宁夏青铜峡库区的生态湿地上,苍鹭、白鹭在其中的芦苇丛中安营扎寨,从曾经的候鸟变为了“留鸟”。
在宁夏,丰富的湿地资源更是为多种珍稀濒危鸟类提供了生态家园,湿地因为鸟儿的到来有了灵气,孕育出无可比拟的百鸟纷飞盛景。
白尾海雕、灰鹤、豆雁、灰雁在迁徙路上更多选择在宁夏停息,甚至居留越冬,时而优雅踱步,时而低头觅食,悠闲地享受自然的馈赠。斑嘴鸭、赤麻鸭等夏候鸟秋冬季也待在宁夏黄河两岸,成为“常客”,不再南迁。
万物有灵,每一次物种迁徙都伴随着与自然的约定,是生命的平衡与统一,是塞上江南谱写的一曲生生不息的赞歌。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美丽宁夏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辅相成。塞上江南,湿地润泽,万类霜天竞自由!
凤鸣鹤唳、水清岸绿、草木繁盛、鸟语成歌,这是人们眼中的美丽宁夏,也是万物流连忘返的塞上江南。未来,宁夏还将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让水更清、天更蓝,敞开大门迎接更多的“曼妙精灵”!(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苗瑞祥)
责任编辑:王小梅 编辑: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