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贺兰山网评:AI招聘,不能有隐藏款算法歧视
来源:宁夏新闻网

  和很多应用场景一样,成熟的AI技术也涌进了职场招聘,且逐渐成为互联网招聘平台的主流模式。很显然,AI招聘的益处多多:比如能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比如能改善应聘人员的体验;比如可以更好地匹配岗位和人才;比如增强公平性和客观性,等等。但是,如何规避AI算法可能带来的歧视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新问题。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它不仅是关系个人和家庭的大事,也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求职过程中,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歧视。之前,区域歧视、性别歧视无所不在,在招聘中更为明显。尽管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公众对公平求职日益重视,但还是有一些企业在求职时,将歧视暗暗镶嵌在招聘条款中。

  诚然,相对于常规的招聘,AI招聘增强了公平性、客观性;并且直到现在,还暂没有出现AI招聘歧视的案例。但是,也需要提防AI算法中的招聘歧视。事实上,AI招聘能否公平?能否无歧视?这完全取决于算法,所以,看似公平的AI招聘,有可能存在“隐藏版”的就业歧视条款。更重要的是,倘若AI招聘在算法中融入了歧视,将更为隐蔽,会悄无声息地侵蚀就业公平。

  现在的AI招聘中,尚没有发现歧视案例,但不表示以后不会出现,也不表示它一定就是公平公正。保障就业领域的公平公正,就需要对AI招聘的歧视算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关于互联网算法,国家曾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法规,虽然这并非针对AI招聘,但劳动保障部门也可以借此开展专项治理,规范AI招聘,对其中的算法进行审核,以确保就业公平。

  年龄、性别、籍贯等因素,不应是职场的门槛。杜绝就业歧视的立场,堵上招聘偏见的漏洞,就需要我们在所有的渠道齐头并进。特别是当AI招聘成为互联网招聘的主流模式的时候,公众更应把审视的目光对准隐蔽的AI算法,绝不能让AI成为招聘歧视藏污纳垢之所。(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黄齐超)

 

责任编辑:杨丽     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