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敲门”招商 借得东风好行船
来源:宁夏日报

  他山之石可攻玉,借得东风好行船。开年以来,我区各地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铆足干劲,先后赴浙江、上海等地“敲门”招商,引领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产业拼经济。

银川

聚焦数字经济构建招商引资“强磁场”

  近日,“东数西算”宁夏枢纽长三角飞地园区、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城市会客厅在浙江省杭州市正式揭牌。该园区的揭牌,将加快银川阅海湾商务区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步伐,成为宁夏枢纽节点建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

  数字宁夏长三角飞地研发中心正式入驻宁夏“东数西算”杭州飞地园,杭州泰润科技公司、杭州智鹍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抱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与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来自杭州、上海、江苏等70余家东数西算、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代表,深度了解宁夏投资环境、政策支持等信息后,纷纷表示将尽快来宁夏考察投资。

  宁夏“东数西算”飞地园的“飞入地”设在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宁夏数字经济产业园,“飞出地”杭州园选址在杭州市东部软件园。飞地园区将围绕智能装备、数据存储、数据服务、软件开发等重点领域,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引进一批高质量发展项目。

  “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发挥区域核心竞争力,线上招商不断线,驻外招商不停航,持续走出去、请进来,力争有更多优质招商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重点围绕大数据储存、运算、安全、应用、服务、展示等核心领域,吸引数字经济总部企业落户,数字经济集群效应持续显现。

  从产业到产业链,再到产业集群。近年来,银川市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成功招引落地更多优质项目。银川市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月,该市已通过小分队“走出去”对接山东寿光恒蔬无疆农业发展集团、深圳市全程农业科技等36家企业,邀请中国铝业股份、沐曦集成电路(上海)、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杭州泰润科技等73家企业来银考察。截至目前,共储备第三代半导体外延片项目、银川市大宗固废产业园项目、硅芯研发制造项目等133个在谈项目,计划总投资942亿元。(见习记者 何娟亮)

石嘴山

招引优质项目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

  今年自治区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石嘴山市引进的金莱特、润阳硅材料、晶体新能源等“六新”产业的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施工设备轰隆作响,为石嘴山奏响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强音。

  预计3月将点火生产的宁夏金莱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开始与石嘴山市洽谈、落户到开工建设,仅用了不到2个月。“石嘴山市像‘娘家人’为我们谋划考虑,让我们下定决心在这里建厂。”金莱特相关负责人说。作为宁夏大窑饮品有限责任公司 、石嘴山市葡萄酒产业引进的产业配套项目,该项目落地将在该市构建新食品产业领域从生产、加工到包装运输的全产业链融合模式。

  招引项目要抢前抓早,石嘴山市在获悉宝鸡市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有对外投资扩增产能意向后,有关县区、园区主要领导先后三次赴企业总部考察对接,经多次协商洽谈,争取到了企业来石落户发展。

  吸引合适的企业投资只是第一步,让项目建成投产,企业健康发展,还需要用心用情服务企业。石嘴山市以“极简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帮办代办”,快速完成企业登记注册、规划许可等手续,帮助项目“加速跑”。全方位做好要素保障,提前做好土地、供电、供水、基础设施配套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落地建设不受制约。

  得益于石嘴山市的工业底蕴、区位特点等优势,一大批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以及新数字补链、延链、强链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纷至沓来。

  近年来,石嘴山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发展动能、积蓄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去年,该市聚焦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目标定位,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63个,实际到位资金237.89亿元,“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占比91.67%,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超过70%。(见习记者 蔡莞郁)

吴忠

“六特”产业拉动全链条升级

2月10日,吴忠五里坡奶牛养殖核心区技术人员查看奶牛生长情况。实习生 彭斌 摄

  “目前场地平整、供水管网已全部完成,奶牛舍、青贮窖等建筑物基础完成,正在加快地上部分设施施工,投资超过1.3亿元。”2月20日,新希望塞上牧业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概算投资4亿元,设计奶牛存栏10000头。形成“青贮玉米种植—饲草料—奶牛养殖—沼肥还田”的农牧配套种养肥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目前,项目签约澳大利亚纯种优质荷斯坦奶牛2000头,转盘式自动化挤奶设备,粪污清理采用自动清理设备、智能饲喂系统、牛群信息化管理系统等主要设备已完成选型,正在办理采购。年内全面完成牧场建设,实现奶牛存栏3000头以上,2023年存栏奶牛达8000头以上,生鲜奶年产量为65000吨,年营业收入可达年产值约2.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个。打造成为集奶牛现代化养殖、奶业技术研究推广、奶牛繁育推广、生态循环、观光的生态有机牧场和奶牛主题观光基地。

  在市今年计划实施项目中,“六特”产业项目40个,年度投资30亿元。主要有吴忠市汇泰牧业有限公司奶牛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宁夏哆硒呀农牧有限公司奶牛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鸽堂沟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区牧场建设项目等。

  青铜峡市计划投资30亿元的鸽子山葡萄酒文化旅游小镇正在加紧推进中,已签订入驻企业8家,落实投资5.16亿元。“我们去年投入4800万元完成1万亩盛家墩酿酒葡萄园区栽植任务,引进企业‘拎包入住’。”2月15日,青铜峡市葡萄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开年以来,吴忠市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六特”产业,树立全产业链思维,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农业优质项目,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加工优势区,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休闲旅游等产业“接二连三”,打造“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记者 张国长)

固原

“走出去”引资助力打造生态文旅新地标

固原乡村美景如画。(资料图片)

  “诚挚邀请四川的朋友们来,登六盘山,看两千年历史的先秦长城,感受固原‘春赏醉美花海、夏享爽爽清凉、秋观层林尽染、冬品水墨画卷’四季独特生态魅力。”2月15日,固原市文旅产业招商团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文旅产业招商项目推介会,诚挚相邀四川企业在固原投资置业、共谋发展。

  宁夏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气象万千,被誉为“中国旅游的微缩盆景”。固原是宁夏旅游的半壁江山,是宁夏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丝路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主战场,拥有“长征胜山、高原绿岛、丝路文化、丹霞奇观、梯田公园、民俗风情”等优质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资源,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俗等都是固原文旅的特色和亮点。

  红军在长征途中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写下了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固原定位为“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赋予固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方向,使这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方面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今年,固原市围绕景区景点打造、精品民宿建设、文旅综合体建设,策划拿出11个重点文旅招商引资项目,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吸引区内外旅游头部企业到固原市投资。“固原和成都同处西部,在气候资源、旅游市场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负责人说,此次招商项目推介会,旨在深化固原和成都两市密切交流协作,吸引四川游客入固避暑休闲旅游,引荐四川重点文化旅游企业投资固原,助力固原生态文旅特色市建设。

  “推介会为双方搭建了沟通了解、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平台,固原将为投资企业提供程序最简、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保姆式’服务。”宁夏六盘山旅游管委会负责人说。固原市文旅产业招商团在成都期间,学习考察成都知名文旅街区,以及精品民宿运营模式和先进经验做法,全面促进特色旅游、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记者 剡文鑫)

中卫

“以商招商”为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早春,走进建成区面积11.4平方公里、拥有上百家企业的中卫工业园区,高速运转的厂房设备、来回穿梭的生产车辆,处处繁忙。生产者们争分夺秒用勤奋和创新续写着春天的故事。

  园区内一块最新平整出来的350亩地格外显眼,一个招商引资进来的新企业将在这里诞生——宁夏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以商招商是招商引资中效果和成功率最好的招商方式之一,晨光公司就是我们去年以商招商的典型代表。”中卫市商务局经济合作科张晞伟介绍,在每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中,中卫市各级招商部门都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和产业发展需求等,实施精准招商。

  招商引资企业宁夏华御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氢气、液氯在销售过程中,用槽车长途运输,费时费力成本大。“如果下游客户企业也能在园区,就能为我们节省成本。”在中卫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开门听建议”时,华御化工积极推荐前期考察的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园区引进该企业。中卫工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雍家鹏说:“我们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赴晨光总部江西生产基地考察对接、沟通争取,最终引进这家企业落户园区。”

  宁夏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盛介绍,公司以华御化工产出的氢气和液氯为原料,主要生产三氯氢硅、气凝胶等产品。目前已动工建厂,项目一期计划今年年底投产。“建成后我们的年总产能为20万吨三氯氢硅、6万吨正硅酸乙酯、2万吨气凝胶、2万吨硅烷中间体。因为离原料产区华御化工近在咫尺,将极大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

  “晨光建成后和我们的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我们将通过管道直接为这个大客户送货上门,为我们节省槽车长途运输成本,同时也平衡了我们的产能。”华御化工办公室主任李健说。对于这个“以商招商”的代表将为当地带来哪些好处,雍家鹏介绍,“晨光新材料总投资20.2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5亿元、利税5亿元,解决就业约400人。”

  中卫市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通过“以商招商”招引更多优强企业和项目落户,不断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去年以来,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44个,实际到位资金240.0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5.3%,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记者 王文革 实习生 武启昕)

 

责任编辑:杨丽     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