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讲好中国故事:让传统文化澎湃在线
来源:宁夏新闻网

009.jpg

  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年“网络中国节·春节”主题活动已于1月18日起正式上线。该系列主题活动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让网上充盈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引领亿万网民赓续民族精神、倍增前行信心,汇聚起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此时此刻,我们当以2023年“网络中国节”的第一个“春节”主题活动为重要契机,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

  将“春节”等传统文化通过网络传承发展,不亦乐乎?

  春节,是我国传统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剪窗花、贴春联、走亲访友、团圆祝福等习俗,融入中国人的骨血。

  即将到来的癸卯兔年春节,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民可以获得“云端”过节新体验,赋予传统文化新活力。

  优秀的传统文化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值得我们发扬和继承,使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赓续文化基因、激扬中国力量。

  网络中国节,将春节等传统文化,以新颖的面貌重新呈现给回家过年的游子和春节旅游的外地游客,让传统文化与网络空间“美美与共”。

  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折射大时代。

  无论是快递小哥、春运中的列车乘务员、凌晨路上的清洁工人,还是医务人员、人民子弟兵,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他们把“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新春的坚守中诠释的淋漓尽致。

  “虽然我不能回家,但我的工作会帮助千千万万人回家。”

  “00后”铁路工作者邵楚文博,家乡距工作地1000多公里,虽然参加工作后的首个春节就不能回家,却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新春愿景与祝福带给春运大潮中的游子们。

  暂时的分离是为了更长久的团圆,隔山、隔水、不隔爱,网络中国节,致敬每一位“留在原地”的人。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在团圆的时刻,总有不能归家的游子、难以相聚的恋人,最无言是相思。

  而今,我们不是处在“交通不便,通讯难办”的时代,即使相隔万里、异乡过节,在思念的时候,只要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通过网上视频、电话问候、微信互动等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节日祝福。

  一件件包裹、微信上的祝福、线上的红包,便能将祝福送给我们的心之所念,让美好的祝福先回家带给最亲近的人,传递着心底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在网络中,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正在恢宏,中华文化精髓深深刻在这个时代。

  满怀希望,走向光明。农历新年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趁此机会,总结过去启迪未来。

  让我们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规范管理,文明上网、理性发声,在传统节日期间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苗瑞祥)

 

责任编辑:杨丽     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