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的宜居表达——更便捷更通畅更乡情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流、货物流、资金流,均离不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宁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强弱项:互联网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更实现了一个个山村与全国市场的对话;快递进村让更多人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农村市场的“城市化”让更多年轻人愿意重返乡村……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宁夏普惠民生福祉的幸福表达。

外有颜值,内有气质——

乡村建设从宜居升级美居

  平坦宽阔的通村道路,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老人们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在文化广场闲话家常,孩子三五结伴在体育器械上锻炼身体、玩耍……

  乡村,是乡愁产生的地方,也是美好生活开始的地方。

  走进灵武市白土岗乡新火村,谁能想到10年前这里还是土坯房、土路、露天旱厕、无下水,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根本没办法走人,臭水沟积水,苍蝇、蚊子满天飞。

  这个昔日荒草杂生、经济落后的小乡村,如今一改“蓬头垢面”,发展成为环境优美、充满生机活力的美丽乡村,外出务工的青年回家乡都不禁感叹:“现在的农村一点都不比城市差。”

  “原来随处乱扔的垃圾现在集中收运了,之前四处横流的污水集中处理了,早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道路硬化了,昔日杂草丛生、垃圾散落的河道沟渠变成流水潺潺、水清岸绿的景点了……如今的新火村越来越整洁美丽,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自己打扫,村里的公共区域每天有固定保洁员清扫,环境好了,群众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舒适,日子也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说起村里的新变化,在此生活了半辈子的村民马洪斌由衷感叹道,“以前村里穷、环境差,小伙子说个媳妇都难,现在外面女孩子都抢着要往我们村里嫁。”

  近年来,我区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家园更加宜居。截至2021年年底,全区新改建卫生户厕3.9万户,普及率达到62.2%,整改问题厕所3.4万户,我区节水防冻型改厕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推荐模式;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庄比例达到95%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深入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督察激励,隆德县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金凤区、隆德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外有颜值,内有气质。一个个村庄美丽蝶变,一片片沃野展现新姿,越来越立体的乡村图景让人们直观感受到新时代宁夏的发展和农民们不断提升的幸福感。

  相关链接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美丽新宁夏建设的重要位置,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绘就塞上“富春山居图”。今年以来,我区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落实项目资金1.36亿元,新改建农村卫生户厕13684户,进度45.6%;生活垃圾治理率和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95%和30%。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以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为目标,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让农村成为留住人、吸引人、造福人的美丽家园。”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我区将继续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开展示范县乡村创建,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提升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水平。到2027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力争达到50%。(记者 张 瑛 文/图)

如今的乡村仿若美丽的城市公园。

如今的乡村仿若美丽的城市公园。

客货邮商建设——

打通乡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9月30日清晨,一辆乡村公交车停靠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宁夏红寺堡区分公司揽投部门前,公交车司机张进宝将清点过的快递件迅速装车。“客货邮商线路开通后,我们公交车也能送快递件。一路走过4个村,一天往返4次,过去需要1天的时间配送快递,现在1个小时就到了。”张进宝口中的客货邮商,即“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寄递+农村物流”模式,依托农村客运车辆,邮件快件包裹、信件、农资及其他货运小件都能及时送到村上的快递服务站,农副产品也能通过服务站运送到城乡配送网点。

  今年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联合商务厅、邮政管理局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聚焦“快递下乡”“农货出山”,实施客货邮商融合,统筹解决农民群众公共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快递3个“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交通运输与商贸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多方共建共享的新机制。

  “尽管全区193个乡镇、2256个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率全部达到100%,但我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水平还比较低、覆盖面还不够广。”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结合当地出行需求、产业发展、资源禀赋特点,我区不断完善农村客货邮商基础设施,优化客货邮商服务网络,利用现有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邮政网络和各类物流服务网点,完善末端农村物流节点,深入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发展新模式。全区交通运输部门将会同邮政、快递公司依托乡镇原有运输客运站、公路养护站、邮政快递网点,改扩建为乡镇客货邮商综合便民服务站,引导支持邮政快递、电商、便利店等业态进驻,助力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以前,快递进村最大的困难在于成本高,效率低。吴忠市红寺堡区辖2镇3乡共64个行政村,一个快递员送一个乡镇,快件多、路程远。2021年,红寺堡区利用农村公交线路通达各乡镇和建制村的优势,将邮件、快件交由农村公交线路代运,71辆农村公交车化身71个“快递小哥”,大大节约了快递进村的人力成本。“2021年红寺堡区邮政快递分拣中心每月运送快递包裹3800至4000件,今年和红寺堡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开展客货邮商合作后,每月运送快递包裹达6000件,同比增加了50%。客货邮商融合发展,方便了村民取送快递,同时助力农村电商发展。”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宁夏红寺堡区分公司经理夏晓桐介绍。

  相关链接

  记者从自治区交通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已开通92条农村客货邮商合作线路,覆盖11个县(区),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达到了农村客运便捷高效、物流快递降本增效、服务群众方便快捷的预期效果。(记者 赵 磊)

9月30日,吴忠市红寺堡区公交车司机张进宝将快递件装车。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供图)

9月30日,吴忠市红寺堡区公交车司机张进宝将快递件装车。(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供图)

“一键配送”充实农村市场

  10月1日,贺兰县立岗镇民乐村小岳超市,老板岳海荣在门口忙着清点宁夏速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刚刚配送过来的货物,指挥工人从厢式货车上卸货,直接搬放到货架上。然后再把需要补充的商品名单和数量交给配送人员。新货会在次日配送到店。

  “我的超市现在也实现了‘一键配送’,城里超市有啥我这有啥,算是这方圆3公里的物资补给站。”岳海荣向记者介绍。

  民乐村是立岗镇最偏远的行政村,距离黄河不到3公里,辖14个自然村。小岳超市位于十字路口,十字路口4个方向的指示牌分别指向4个自然村。无形中,小岳超市成为一个连接各个自然村的乡村服务站。

  大学毕业的岳海荣经营这家超市已有20多年,店面一变再变,范围却始终在这“3公里”内。放在几年前,开超市还是个苦差事,进货出货理货都是老板岳海荣“一肩挑”。而速鲜农业的集中配送“解放”了他。每天他只需在提供的商品名目中选择“一键”下单订货、补货,次日就会送达。就连卸货、搬运都不用操心。岳海荣腾出手脚,把心思更多花在服务上。他发现村民对干果、花茶需求多,就进城自己选购这类个性化产品,设专柜销售。前几年村里进城打工人员增多,留守的人越来越少。他分析留下来的村民消费需求,不断调整超市的经营范围,并承揽了附近村民的快递件代收,养老金、话费代收代缴,打印复印等业务。近几年,流转出去的土地又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超市的人气又聚集起来了,生意更好做了。

  享受到“一键配送”的不止小岳超市。在贺兰县广阔的乡村公路上,速鲜农业大大小小每天奔跑的几十辆配送车辆,织成一张循环奔涌的物流网络。在这张网中,像小岳超市这样的网点有2000多个,形成乡村物流体系的“毛细血管”终端,满足乡村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消费需求。

  成立于2014年的宁夏速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将主业聚焦于相对于城市物流配送更加“冷僻难啃”的乡村配送。乡村配送的难点在于农村人口在减少、居住比较分散、商超用货量小、运输路途远等,诸多因素无形中“推高”了配送成本,导致这个市场涉足者较少。速鲜农业深耕下沉市场,实现规模扩张,建立乡村便利店的“中央厨房”,布局乡村网点实现规模扩张。

  “针对村民居住分散,我们将其网络化管理,优化配送线路,更新配送车辆,使用电动车减少一部分成本。在贺兰县建立4个仓储中心,实现就近配货。同时,配送车辆还能将田间的农产品采购上一些。”速鲜农业总经理杨洋介绍,通过多年的经营和积累,现在在4个镇、1个乡、3个农场、1个管委会辖区内,建立延伸向乡村深处的各类大中小型超市、便利店、夫妻店,提供日用百货、米面粮油、调味品、蔬菜水果等4000余种商品的一站式配送服务。形成“集采集购+集中下沉配送+农产品上行”的产业模式,在降本提效提质的同时让速鲜配送在这一行扎下了根。

  乡村的生意越来越好做了。去年杨国梅告别了四处打工的生活,回到了贺兰县立岗镇先进村,盘下了妹妹经营的超市,改名为秀琴国梅超市。“回来也更方便照顾生病的老人。这两年周边流转土地上的外来打工人员越来越多,消费能力也增强了,生意还不错,比在外打工强。”杨国梅说。

  相关链接

  “按照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有关安排,我区已经启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进一步补齐我区农村流通短板,着力打造县域商业发展样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自治区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负责人黄吉华介绍,从2020年开始,我区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改造乡镇商贸中心,重点支持建设或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8个、乡镇商贸中心30个以上、村级便民商店800个。到2025年,我区将基本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网络体系,让更多小岳超市这样的乡村补给站遍地开花。(记者 杨 娟 文/图)

配送人员为超市送货。

配送人员为超市送货。

网络让市场触手可及——

黄河大闸蟹上网“走”四方

  正值食蟹的最好时节,可宁夏各大农贸市场、商超却难觅“土生土长”的塞上黄河大闸蟹。

  不是卖得不好。“3年来,我们的塞上黄河大闸蟹全部线上销售。”10月2日,宁夏鑫伟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婷给出答案。

  2019年前,张婷和丈夫一起在外地打工,因为缺乏归属感,他们回家乡创业。经过多方考察,他们瞅准养殖行业,在家乡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碱富桥村养殖大闸蟹。

  隔行如隔山,螃蟹好吃却难养。承包13亩地,开塘养蟹,交了不少学费买了很多教训,但是夫妻俩肯钻研又爱学习,逐渐掌握了养殖技术。

  解决了养殖技术难题,销售模式又棘手起来。“90后”的张婷直接摈弃传统销售模式,选择线上销售。

  去年,她和一家电商公司签订网络销售合同,对方采取直播、抖音等方式销售塞上黄河大闸蟹。第一年短短两个月时间,电商公司销售额20余万元。她自己则通过朋友圈做起了自己的微商,依靠优良品质,收获不少粉丝,销售额也十分可观。

  今年9月25日,大闸蟹长到了最佳“状态”,张婷开始了今年的线上销售。

  直播间设在自家的池塘边,她一边五花大绑绑螃蟹,一边热情洋溢做直播。10月2日上午,张婷的直播开始,丈夫坐在她旁边,忙着称重、打包,虽然一言不发,但时不时会抬起头,看看网友们都说些啥。

  “大家好,我是塞上黄河大闸蟹的张婷。我们的大闸蟹,黄特别肥美。因为所有的蟹苗都是我们一个个严格挑选出来的……”

  “大家多给我点点赞。点击屏幕上方有福袋,赠送螃蟹一只。”

  直播间里,张婷没有花里胡哨的套路,实打实地给网友介绍着大闸蟹的特点。

  今年,螃蟹大丰收。张婷继续和电商公司签订了线上销售合同,同时又通过电商公司组建了“百人带货团”,仅用一周时间,就招募了100人,专门销售螃蟹。目前,张婷的销售额逐天攀升。

  相关链接

  在线上销售,尤其把直播间开在田间地头,农村网络必须给力。

  自2016年起,自治区通信管理局根据全区农村网络实际情况,面向20户以上人口聚居区、移民安置点、农场林场、生产作业区、重点交通要道等场景持续深入开展电信普遍服务工作,提升农村网络质量。同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前期基础上又持续推进2020年和2021年电信普遍服务建设项目。

  据自治区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宁夏农村地区电信资费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普遍提高。多个农村建设普遍服务光纤网络,借助“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旅游)”电商发展模式,利用京东、淘宝和微店帮助农民大幅增收。(记者 乔素华 文/图)

张婷在直播。

张婷在直播。

邮政服务进乡入户助力乡村振兴

  金秋时节,在中邮示范社平罗县瑞祺高荣农林专业合作社,正是冬枣、南瓜销售季。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邮政和我们合作将冬枣、南瓜等作为金融团购产品进行销售,建立网点‘社区团购服务群’,每个网点与周边社区的中邮驿站、自提点、便民服务站100%建立联系,还通过邮乐小店店主等在朋友圈、微信客户群内分享商品链接和优惠购活动,产品日均销售量在5000元左右,为合作社产品提供了有效、便捷的销售渠道。”

  瑞祺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种养加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民专业组织。2021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石嘴山市分公司主动与该社合作,以推广销售产品为抓手,引入中国邮政“邮乐网”线上综合电商平台,采取“金融+销售+寄递+电商”的服务模式成功为合作社解决物流、资金等痛点、难点问题,成功办理邮政助农贷款100万元。当年,通过邮乐平台线上直播为合作社累计销售冬枣10085单,实现电商销售额16.97万元,衍生办理理财业务150万元。2022年,对合作社冬枣、葡萄等产品进行立项,6月至9月通过邮乐平台、邮政“9·19”电商节打造万单产品等活动,累计销售冬枣、葡萄产品1万余单,实现销售额26万余元。

  瑞祺专业合作社只是宁夏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9月28日,记者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获悉,该公司联合邮储银行宁夏分行、中邮保险宁夏分公司,充分发挥各板块协同优势,深化惠农合作,加快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统筹抓好服务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截至目前,已建设打造5个中邮示范社,活跃合作社数量达到9396户,发展个体农户会员10.98万户;累计建设信用村1631个、评定信用户3万户;全区邮政建成县级处理中心19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164处、村级综合服务站1385个。

  “抢抓今年‘百日攻坚’黄金期,下一步,我们将发挥邮政资源禀赋优势,系统集成、高效协同,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大局,以确保10月底前完成2022年服务乡村振兴、惠农合作项目各项指标任务。”自治区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马 越)

 

责任编辑:杨丽     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