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最早的含义指年长之人,后指一些德高望重或者学识渊博之人,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但不知从何时开始,“XX先生”也指代某些浑浑噩噩、唯唯诺诺、大而化之的人。基层干部处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一线,既要切实加强自身学习、提升工作本领,也要擦亮双眼,选择正确的学习对象,避免误入歧途。
网络图片
莫学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真才实学”上下功夫,避免“花拳绣腿”。战国时代的齐宣王爱听竽,要三百人合奏,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混进吹竽乐队里充数,一直到齐宣王去世,都没被拆穿。齐愍王继承王位后,喜欢单独演奏,南郭先生只能赶紧逃跑。像这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南郭先生”,在基层干部队伍中不乏其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理想信念出现了滑坡,价值观扭曲;另一方面,干部本领不够,能力不足。广大基层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觉把学习政治理论作为终身任务,反反复复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过程中补足精神之“钙”,挺直精神脊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德观。要揽镜自省、执尺而戒,真正看到差距、发现不足、找到短板,主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过硬本领,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莫学爱惜羽毛的“好好先生”,在“一身正气”上下功夫,避免“一团和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共产党人来说,‘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一些地方工作氛围不好,工作局面长期打不开,矛盾问题积累一大堆,很大程度上就是好人主义在作祟。广大基层干部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摒弃“明哲保身”和“老好人”思想,敢于坚持原则底线,面对大是大非决不妥协、面对小事小节绝不含糊,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做到遇事用规矩、办事讲规矩、成事靠规矩,旗帜鲜明、原则至上。要永葆斗争精神,带头反对不正之风,敢于和约定俗成的好人主义作斗争,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负责任地对他人提出批评意见,有度量、有胸怀地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及时扫除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
莫学凡事将就的“差不多先生”,要“精益求精”上下功夫,避免“敷衍塞责”。胡适先生曾写了一篇名为《差不多先生传》的文章,其中提到,差不多先生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解释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基层干部执行优先,若无法始终保持求精、求准、求实之态,就有可能因为迁就、放纵导致积重难返。广大基层干部要把责任扛在肩上,不管身处何种岗位,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要时刻牢记宗旨,立足本职岗位,切实履职尽责,以一颗工匠之心打造高品质服务,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不断增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精准性、导向性,把平时考核、定期考核、专项考核结合起来,推进考核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拉开差距上较真劲,在推动工作上见真章,在结果运用上动真格,更好发挥考核在奖优罚劣、鞭策后进中的作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宁夏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卢望君)
责任编辑:杨丽 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