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场所码”吗?场所码是目前我国各省市推出的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的高效手段。场所码的全称是“场所登记码”,在宁夏地区它是“我的宁夏”APP中“防疫健康码”页面下方诸多选项中的一项功能,公司、餐馆、商厦、超市等人员密集区域以及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都可以在填写相应信息后注册申领场所码。
扎实开展重点场所“场所登记码”推广应用。
场所码,精准防控“最后一公里”
“健康码”和“行程码”在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人们也逐渐习惯了出行须“亮码”的生活节奏。但是在相对较小的地区范围内,突发疫情的不稳定性让涉疫人员详细的溯源流调信息难以排查,这“最后一公里”成为局部疫情防控的一大阻力。
针对区域性场所人员流调信息统计问题,许多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起先在入口处设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负责对来访者进行体温测量、“两码”检查以及纸质的信息登记。但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纸质登记导致客流效率低;儿童、老年人等人群难以将个人信息规范登记;访客信息多层级接触恐有泄露隐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一旦面临疫情无形莫测的传播威胁,很可能成为阻碍疫情防控的绊脚石。
俄国图书学家鲁巴金曾言:“科学就是不断地认识,不仅是发现,而且是发明。”场所码就是科学防疫的又一大“发明”,它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变“亮码”为“扫码”。相较于需要通过诸如健康打卡、填写手机号码等步骤即时填写个人信息才能获取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场所码能够做到直接将用户已储存在数据终端的个人信息,使用户通过扫场所码的方式进行即时联网登记,从而使相关部门精确掌握其进入该场所时的位置、名称以及时间等信息,相当于给用户绘制了一份时空兼备的行迹图。
确保“场所登记码”推广使用全覆盖、无遗漏。
场所码,要普及也要规范使用
化繁为简,是场所码“捕获”民心的核心。小到一个商铺,大到一个小区,场所码逐渐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新“伙伴”。对于场所码的申领者来说,场所码以其智能、便捷且高效的方式完成了访客登记,弥补了人工登记的信息漏洞,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而对于扫码者而言,场所码减去了健康码和行程码的切换使用步骤又避免了排队登记的滞留,让出行更省心和舒心。而看似两全其美的场所码,它依然面临着些许问题:部分公共场所“有码无人”,场所码形同虚设;部分市民为隐藏行迹“躲码”;部分地区对于场所码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问题最终“溯源”在了防疫意识和防控制度上。
缺乏疫情防控意识乃是大忌。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考验,我国的疫情防控措施也不断优化升级,这一切离不开人民对于防疫措施的高度配合和永不言败的抗疫精神。当下,疫情防控常态化,许多地区也实现了“动态清零”,但无症状感染的警钟依然未停,疫情防控仍在继续。不论是健康码、行程码还是场所码,它们的最大作用都是对疫情的防控和对人民生命安全的保障。
从“亮”到“扫”,场所码既是我国精准防疫手段的进步,更是我们运用智慧和科学去应对疫情的集体意识之体现,而这条连接着国家意志和民心所向的纽带,名为团结。(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崔洋)
责任编辑:王小梅 编辑:王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