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墩。记者 刘旭卓 摄
岩画“镇山虎”。资料图片
虎年已到。谈起虎来,人们成语满腹,头头是道。
虎与“福”“富”谐音,传统中寓意福运临门。
古代,人们视虎为神灵的化身,乃山中之王,能保护人类。于是,人们在中堂上写“虎”字,画老虎,以求辟邪消灾。将军的营帐称为“虎帐”,勇士“虎背熊腰”,奔走起来虎虎生风。
至民国时期,崇虎之势不减。生个小孩,男的叫虎娃、虎子,女的叫虎妞、虎妹,头戴虎头帽、脚蹬虎头鞋。家里挂老虎年画,绣品上绣老虎图案,枕头制成虎样,馒头做成虎头,印钮雕成虎形……
宁夏史志上鲜有虎的记载,但这不意味着宁夏古代没有老虎。贺兰山岩画重要的题材之一,就是虎。贺兰山东坡的一块大石头上有幅岩画,就刻画了一只老虎,线条流畅,形象凶猛,被专家称作“镇山虎”。虎题材的岩画,从侧面证明了老虎也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上世纪40年代,甘肃省会宁、华池等地老虎出没,说明此时六盘山地区尚有老虎活动。
老虎的存在,留下诸多文化痕迹,主要表现在地名上,或有形似,或兼神威,或祈眷佑。
贺兰山北段,今石嘴山市惠农区地域有一座”白虎洞“,洞穴幽暗,怪石嶙峋,”虎牙“倒悬,冷风飕飕。这里清代属平罗县,“虎洞归云”为清代“平罗八景”之一。
黄河黑山峡下段,又称虎峡,由茶石沟进入宁夏中卫市,到夜明山长流水沟口附近小湾村出峡,是黑山峡最险要的河段。虎峡两岸山峰壁立,激流咆哮,惊涛拍岸,水力资源丰富,旅游价值很高。据考证,虎峡黄河南岸现存秦国长城遗迹,可列为中国最早长城之一。
银川市东部横城村明长城旁,有5座古烽燧残台,人称“五虎墩”。想当年,“五虎墩”雄踞长城一侧,那可是守疆固土的“五虎上将”啊!
宁夏中部的罗山、窑山周边,分布着相当数量的虎地名。吴忠市红寺堡区罗山北麓有条老虎沟,并派生出定武高速上的老虎沟大桥。拦虎集、麻老虎湾这样的与虎相关的地名,也在同心县留存。盐池县的麻黄山地区,靠近罗山也有老虎沟。
宁夏南部的固原市,六盘山纵贯,留下了大量的虎迹狼踪。
固原市原州区云雾山一带,有老虎嘴、虎洼、小老虎沟、大老虎沟、老虎湾、虎狼台、虎狼沟等多个与虎相关的自然地名。
西吉县吉祥镇北部有条老虎沟,老虎沟流经县城北部有一条小巷,名唤老虎沟巷。该县马建乡有个行政村叫白虎村,而在西滩乡则有黑虎沟村。白虎,黑虎,皮毛色纹反差大,体现虎群的多样性。
隆德县在六盘山西麓,几个乡镇都有老虎沟,还有小老虎沟,也有老虎嘴。
泾源县位于六盘山东麓,黄花乡、大湾乡等地有4条老虎沟,沟畔还有老虎梁、老虎洼。
彭阳县地处六盘山东麓,多为黄土沟壑,地形复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虎”字地名在此极多,老虎沟、虎沟、虎洼、虎山岭、虎岔、虎白湾、野虎坡、野虎沟……满山遍野,熠熠夺目。与虎相对应,还有龙,如蛟龙沟、龙虎湾等,一派龙腾虎跃的气势。
中卫市沙坡头区黄河南岸,没有崇山峻岭,竟然也出现了老虎沟、老虎嘴沟。
"虎“姓,是中国古老、稀少的多民族共有姓氏,有的地方读作māo,宁夏人则仍旧读作hǔ。宁夏的“虎”姓人家,主要分布在固原市彭阳县、吴忠市同心县和青铜峡市,总共约2万人,是中国“虎”姓的主要分布地。彭阳县“虎”姓系汉族,同心县“虎”姓系回族。由于“虎”姓的存在,也产生了大量以”虎“命名的地名。
彭阳县可谓中国的”虎姓之乡“,虎山庄村、虎腰岘村是行政村;虎山庄、虎家上院子、虎家庄廓、虎家中庄、虎房、虎家窝是自然村;虎家峁、虎家房沟、虎家下房沟、虎家大湾、虎小湾、虎家渠、虎家梁头是虎姓居民点附近的局部自然地貌。而“后野虎”这样的地名,是沟还是山?是村还是寨?不实地调查总也搞不明白。
同心县的“虎”姓村庄主要聚集于县境南部,形成了虎家湾子村、虎家红湾村、虎家新庄子等“虎”姓村落,以及虎家山、虎家嘴子、虎家沟沟子、虎家台子等自然地名。
笔者接触地名文化几十年,乍问起来,说不出几个带“虎”的地名,细心探寻,几十个虎地名却跃然纸上。自然的,人文的,姓氏的,层出不穷。贺兰山白虎出云,黑山峡猛虎下山,六盘山虎穴龙潭,彭阳县龙骧虎步。无论是六盘山区,还是罗山周遭、黄河流域,再到贺兰山麓,众多的“虎”地名,有如老虎那般威风八面、气势非凡、霸气十足,具有真正的王者风范。
宁夏的虎族地名浩繁,宁夏的壬寅年,也将是龙腾朔土春风润,虎啸兰山醁酒馨。(郑济洧/文)
责任编辑:倪金凤 编辑:倪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