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追溯党办光辉历史 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来源:宁夏日报

  这是一次追寻“我们从哪里来”的初心之旅,这是一次明晰“我们走向何方”的铸魂之行。

  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挖掘红色法规、红色保密、红色机要、红色档案、红色传令兵、红色管家等党办“六红”资源,开展“六红”资源挖掘研讨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历史经验、激励奋进力量,为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出示范表率。

  学有所思,筑牢思想根基

  党史学习教育,既是向历史寻经验、求规律,也是向历史探未来。学什么?怎么学?抓住要点、明确目标是关键。

  “六红”资源既是老一辈党办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也是不断激励新时期党办人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以挖掘“六红”资源为抓手,组织全体党员学习、梳理党办发展史和党办人拼搏奋斗史,总结提炼出其中蕴含的精神密码,引导党员干部学有所悟、研有所得。

  研讨交流系列活动结束后,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还将研讨成果整理成《传承基因——追寻党办红色精神撷英》,印发给党员干部,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放在案头、记在心头。

  “党办处于‘四最一中枢’的特殊位置,党办的成长发展和党的奋斗历程紧紧相连、息息相关。学习老一辈党办工作者对党忠诚、为党分忧,艰苦奋斗、不畏牺牲,恪尽职守、极端负责,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格,对新时期党办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干部谢卯表示,开展“六红”资源挖掘研讨系列活动就是要厘清党办与我们党相伴相生、休戚与共的发展历程,继承弘扬党办优良传统和作风,引导党员干部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学有所悟,锻铸理想信念

  什么是信仰?为什么要有信仰?如何才能坚守信仰?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将24个党支部划分为3个片区进行交流研讨,按照“集中学习—动态划片—推选发言—逐一点评”的模式,让党员干部从不同侧面谈“六红”学习心得、谈思想感悟、谈努力方向,让党员干部的理想与信念在一次次研讨、一次次交流中升华。

  “研讨的过程,是一个树立党性标尺、拉起纪律标线、明确为人标准的过程。”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机关服务中心干部刘嘉琪说,在党活动经费极其有限的时期,许多老一辈党办工作者为党工作不讲条件、不计得失,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起了“讲奉献、真奉献、常奉献”的榜样。革命精神永不过时,不论烽火岁月还是和平年代,都值得我们去铭记和弘扬。要牢记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增进做好“三服务”工作的情感认同、增强使命情怀,在实际行动中坚定理想信念。

  “今天我们听到的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来源于档案。”自治区档案馆开放鉴定处处长夏先江说,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大批档案工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忠诚党的档案事业。他将传承和弘扬老一辈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作风,用心把档案收集好、保管好、利用好,使档案馆成为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生动课堂。

  学有所得,传承红色基因

  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才能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接得住”“传得下”“发扬好”。

  历经近3个月的加班加点,自治区党委法规室(党务公开办公室)副主任赵飞和同事到宁夏档案馆、盐池县档案馆翻阅了上百份资料、文件,并作交流研讨。“梳理资料的过程也是催人奋进的过程。”赵飞说,陕甘宁边区时期,我们党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凡事站在群众的角度,实行“三三制”和减租减息政策,在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同时,改善了群众生活。回顾历史、观照现实,我们今天制定党内法规政策,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所盼所需出发,高质量立规,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机要交通处副处长宋英谱介绍,在这次梳理红色资源过程中,他意外收集到一些关于爷爷的资料。宋英谱的爷爷是一名在战火年代冲锋陷阵、屡建战功的革命工作者,血与火的经历,铸就了爷爷始终如一的本色和初心,也激励着宋英谱赓续红色基因。他表示,会传承好老一辈党办工作者的光荣传统,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三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红的底色更加鲜明、兵的纪律更加严明。(记者 姜璐)

 

责任编辑:樊玲     编辑:樊玲